品牌 | 其他品牌 | 应用领域 | 化工,石油,能源,汽车及零部件,综合 |
---|
Elektro-Linden 分线盒KMS 2115双层密封槽
铝制电缆分线盒
ELEKTRO-LINDEN生产铝和塑料电缆分配箱(“电缆套管")。铝制产品种类繁多。所有电缆分线盒都符合IP-67标准。
一、产品定位
Elektro-Linden 公司面向中低压电缆配电系统推出的模块化分线盒(Cable Branch Box)。其任务是把一条主干电缆的电能或信号“无断点"地分成多条支线,同时保持 IP66/IP68 防护、电磁屏蔽与 ATEX 增安级别。型号中的“21"表示盒体净高 210 mm,“15"代表宽度 150 mm,“16"为标准 16 极(可扩展至 32 极)。
二、核心结构组成
主腔体
EN AC-44300 铝硅合金砂铸,内外双涂层(环氧底漆+聚酯面漆),C5-M 海洋级防腐。
进线端组件
2 × M32 黄铜镀镍螺纹套,内置 FLR 9116 屏蔽压环,实现 360° 圆周接地与 IP68 密封。
母排/转接板
16 × 4 mm² 镀锡铜排,采用“并联分支"理念:所有进线、出线电气上并联于同一块母排板,避免传统“串联 T 件"因单点故障而全段解列的风险。
出线模块
4 × M20 + 4 × M25 可敲落孔,支持 2.5–16 mm² 电缆,模块化端子可整体拔出,实现“带电热插"维护。
密封与呼吸
盖体双色硅胶 LSR 主密封 + 底部 GORE® 螺纹呼吸阀,平衡 −40 °C … +130 °C 温度循环时的压差,防止冷凝积水。
三、电气工作原理
电流路径
主干电缆→进线压环→母排板(并联节点)→各出线端子→支线电缆。母排板内部导电体为银焊一体成型,接触电阻 <5 µΩ,动稳定电流 6 kA(1 s)。
电压/信号分配
同一铜排保证各出线电位相等,避免“串联分支"因接口错位导致界面绝缘降低;高频信号经 360° 屏蔽环转移到外壳,形成连续屏蔽层,EMC 衰减 > 80 dB@30 MHz。
故障隔离
并联结构使任一出线短路仅触发该支路保护器件,主干及其他分支继续运行;维护时旋松故障端子,其余回路无需断电。
四、机械与防护原理
双层密封槽
外圈阻隔高压水/粉尘,内圈在箱体受 30 kN 机械负荷时仍保持 IP66,实现“二次密封"。
抗冲击与低温
铝体弹性模量 70 GPa,配合 3 mm 盖铰链,通过 IK10(2 J)冲击;硅胶圈 −50 °C 弹性保持 85 %,解决北欧风电塔筒冬季脆裂问题。
呼吸管理
GORE® 阀在温度骤降时吸入干燥空气,升温时排出湿空气,腔体相对湿度始终 < 40 %,防止结露短路。
五、工作流程示例(风电塔筒典型场景)
35 mm² 3P+N 主干电缆由塔筒底部进入 KMS 2115/16 进线端。
母排板将 690 V 电能并联分配给 6 条 4 mm² 支线:3 条供舱内加热器,2 条供维修插座,1 条冗余。
当某加热器回路绝缘破损接地,该支路 16 A 断路器跳闸;其余 5 路继续运行,机组无需停机。
维护人员旋下故障端子模块,更换线缆后重新插入,全程主干带电,缩短 70 % 停电时间。
六、安装与维护要点
扭矩规范
端子铜排 2.5 N·m;盖板旋转锁 3 N·m;进线压环 5 N·m(达到 IP68)。
检查周期
高盐雾区域 2 年打开检查母排镀层;内陆粉尘 5 年免维护。
扩展升级
16 极底座可整体旋转 90°,也可叠加第二块母排,升级为 32 极而无需更换外壳。
部分型号:
LNPB 2113/14
LNPB 2115/16
LNPB 2123/24
LNPB 2125/26
LNPB 2113/14 EMC
LNPB 2115/16 EMC
LNPB 2123/24 EMC
LNPB 2125/26 EMC
KMS 2113/14
KMS 2123124
KMS 2115/16
Elektro-Linden 分线盒KMS 2115双层密封槽